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如何培养美感

如何培养美感

作者: 汉宝德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11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10803729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年生,台湾成功大学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学硕士,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校长、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现为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荣誉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 著有《汉宝德谈美》、《谈美感》、《给青年建筑师的信》、《中国的建筑与文化》等书。曾获台湾建筑学会建筑奖章、台湾文艺奖第一届建筑奖、杂志最佳专栏金鼎奖等。

内容简介:

如何培养美感?作者的回答是:从尊重自然出发,从回归原本开始,多看美的东西。但随后他也表示,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有两个难题需要解决:第一,什么是美的东西?第二,怎么样才能常看到它们?作者在书中举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他老人家去公园赏花,结果看了一场“虐待花的展览”。公园“用各种花当成颜色材料,编织成各种图案与造型,花的本质失掉了,只看到一些造型。用花做成动物与人物,甚至讲述故事,市民们兴高采烈地看着这些奇景,如同赏花灯一样,象征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真正爱花的人看到这样使用花朵,只能感到痛心。”今天的某些“艺术家”也经常制造一些“指鹿为马”的作品,将丑当做了美,这就让我们更坠五里雾中。为了尽可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汉宝德写了一系列谈美的文章,集结起来,就是这本《如何培养美感》。秩序、比例、理性、色彩、质感、构成,这些抽象的名词和专业的分析,通过拿大量的植物、器物、建筑来进行讲解说明,古董、书法、家具、建筑、陶瓷以及灯具,这些生活用品全成了上佳的例子……在比较之中,读者能直观地看到“更”美的事物,并进一步理解这件为什么较那件“更美”的原因。

目录:

前言:美感的分析/1 辑一 爱美的初阶/2 从零开始/15 秩序与美感/27 比例之美/40 理性的美感/54 色彩世界/65 谈质感/77 构成之美/89 辑二 器物篇:梅瓶与玉壶春/100 器物篇:茶杯与茶壶/113 书法篇:现代人看书法之道/125 家具篇:椅子之美/134 建筑篇:留意建筑的美感/145 彩瓷篇:彩瓷的欣赏/159 室内篇:享受室内空间/168 灯具篇:灯具与光源/184 后记/196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7-23 15:36:42
书虫子发表
《如何培养美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美学的核心概念,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美,如何培养审美情趣。作者汉宝德先生不愧为美学大师,他对美的理解深刻透彻,文笔优美流畅,读起来令人受益匪浅。
2024-07-23 15:36:42
慧眼发表
什么是美?汉宝德老先生在《如何培养美感》中给出了他的答案:从尊重自然出发,回归原本,多看美的东西。看似简单的道理,要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什么是美和如何才能看到它们,这两个难题始终困扰着我们。作者在书中以大量翔实的例证,从植物、器物、建筑、陶瓷等生活用品入手,通过比较和分析,直观地展示了美的事物,并揭示了其美的内涵。读完此书,我的审美眼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美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2024-07-23 15:36:42
美学爱好者发表
《如何培养美感》是一部美学巨著,作者汉宝德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将抽象的审美理论与具体的审美实践相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美学图景。书中从秩序、比例、理性、色彩、质感、构成等角度,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美的本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们对美的规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汉先生的文笔优美流畅,娓娓道来,读起来如沐春风,令人回味无穷。
2024-07-23 15:36:42
知美行美发表
《如何培养美感》是一本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学的专著。作者汉宝德先生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揭示了美的奥秘。书中通过对植物、器物、建筑、陶瓷等生活用品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将抽象的审美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体验。读完此书,不仅提升了我的审美素养,更培养了我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024-07-23 15:36:43
美之探寻者发表
在《如何培养美感》一书中,作者汉宝德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学识,带我们踏上了美感培养的探索之旅。书中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入手,引导我们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作者的语言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将深奥的审美理论转化为生动鲜活的例证,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美的真谛。读完此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美感世界的窗户,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