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作者: [英] 斯蒂芬·约翰逊

译者: 张纯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22-3

价格: 98元

原标题: The Eighth:Mahler and the world in 1910

ISBN: 9787505754133

页数: 320 页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斯蒂芬·约翰逊,英国作家、作曲家,早年学习大提琴及作曲,后进入BBC,长期担任BBC三台、四台和国际台古典音乐栏目撰稿人、主持人,并为《独立报》(Independent)、《卫报》(Guardian)、《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和《留声机》(Gramophone)撰稿。著有《追忆布鲁克纳》(Bruckner Remembered,1998)、《肖斯塔科维奇如何改变我的精神世界》(How Shostakovich Changed My Mind,2018) 、《马勒传》(Mahler: His Life and Music)和《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The Eighth: Mahler, and the World in 1910, 2020)等。

内容简介:

古斯塔夫·马勒,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因其以唐诗为文本的《大地之歌》广为爱乐者熟知、热爱。但实际上,在第八交响曲首演之前,马勒一直以当世伟大的指挥家闻名,他的音乐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但马勒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我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第八交响曲1910年9月12日的首演,标志马勒时代的大幕的开启。本书作者正是以这个历史时刻为节点,向读者讲述了马勒在1910年到1911年去世那段时间的生活与创作,详细分析、解读马勒第八交响曲的音乐与文本,更以作曲家的眼光和角度,逐乐章分析马勒最后一部作品第十交响曲——这部被作者视为与第八交响曲“是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的、“未完成”的伟大交响篇章。

1910年,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夜,与之相映照的是整个欧洲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艺术界的风起云涌。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将马勒的音乐置于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尼采、施特劳斯的哲学;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学;克里姆特、埃贡·席勒、科科施卡的分离主义艺术;勋伯格、韦伯恩、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等等,为读者勾画了一幅背景深远而丰富的文化图景,从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作者更是通过分析马勒的音乐,分析了困扰马勒一生的身份问题:波西米亚人、奥地利人、犹太人、不受欢迎的入侵者,并将马勒的音乐,尤其是第八交响曲,追根溯源,置于柏拉图《会饮篇》、古拉丁赞美诗《降临吧,造物主之圣灵》、歌德《浮士德》,以及巴赫、贝多芬、舒伯特的伟大音乐传统中,揭示了马勒音乐所具有的以歌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代表,更现代、更多样化、更包容的“德国性”。

本书当属研究、论述马勒音乐的新成果。

目录:

前言 / I
引子:天后驾临 / 001
第一章 奠基 / 009
第二章 升起吧,理性之光 / 025
第三章 为什么是交响曲? / 041
插曲 幕后故事:
阿尔玛与沃尔特,1910 年 8 月至 9 月 / 065
第四章 上帝,抑或魔鬼? / 069
第五章 近乎不可言说:
马勒《第八交响曲》文本与音乐 / 087
第六章 身份问题 / 139
第七章 阴影降临 / 203
第八章 “为你而生,为你而死”/ 221
尾声:1910 年 9 月 14 日至 1911 年 5 月 18 日 / 283
注释 / 289
致谢 / 297
译后记 / 299
出版后记 / 305
· · · · · ·

相关推荐

红墙大事
2025-03-04 1.8k
翦商
2025-03-04 1.7k
长城之外
2025-03-04 476

评论

2024-04-26 04:52:05
书海泛舟发表
这本书以1910年马勒第八交响曲首演为节点,深入探讨了马勒的音乐与思想在那个时代风云际会的背景下的独特魅力。作者以作曲家的视角分析马勒的作品,将音乐置于当时的哲学、文学、艺术等广阔文化图景中,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24-04-26 04:52:05
音乐迷发表
本书对马勒第八交响曲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深入剖析了作品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情感世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马勒对身份认同、信仰与怀疑的深刻思考,让人不禁为音乐大师的思想深度所折服。
2024-04-26 04:52:05
历史爱好者发表
本书不僅是一本音樂評論,更是一部關於20世紀初歐洲文化和思想的宏觀考察。作者將馬勒的音樂置於時代的大背景下,勾勒出那個時代的思想、藝術和社會變遷,為讀者提供了了解歐洲近代史的一個獨特視角。
2024-04-26 04:52:05
文学青年发表
作者在文中穿插了大量文學作品的引用,以歌德、托馬斯·曼等人的作品與馬勒的音樂進行對話,揭示出馬勒音樂中深藏的人文主義精神和現代性特徵。讓讀者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能領略到文學與音樂跨界的魅力。
2024-04-26 04:52:05
音乐学者发表
本书对马勒音乐的解读独辟蹊径,作者以音乐分析为基础,结合文化和哲学的视角,提出了马勒音乐中的'德国性'这一新颖的观点。这一观点揭示了马勒音乐中既有德国古典音乐传统的承继,又有对现代音乐的开拓和创新。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