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张居正

作者简介:
刘志琴
江苏省镇江市人,1935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专长明清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著有《晚明史论》《张居正评传》《中国文化史概论》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思想文化卷)》《文化危机与展望—港台学者论中国文化》《中华智慧集萃》《都市潮》等丛书。此外还著有《悠悠古今》《思想者不老》《千古文章未尽才》等散文集。她的史论著作分析全面,见解深刻,文字流丽。
内容简介:
明朝第一名臣张居正出身寒门,历经科考,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迁任内阁次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直至内阁首辅,兼帝王之师。十年宰相任上,张居正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新政,进行一系列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史书上称他为“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 其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负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然而这样一位深谙为官从政精髓、颇具治国安邦奇才的政治家、改革家,生前尊荣备至,死后却惨遭辱没;其临危制变、力挽狂澜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也付诸东流。 这固然与一代改革家诞生在无法改革的时代有关,也与他复杂矛盾的性格有必然联系。一方面,他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勇于任事;另一方面,他独断专行,贪财好谗,酷烈严苛。兼具豪杰与泼皮的个性,集伟大与渺小于一身的性格,使他用人不当,遗患无穷,导致改革新政统遭废止,家族也惨遭戮没。备受推崇又饱受争议,这就是一代改革家张居正留给后人的无限思索。
目录:
序 言 改革家重在身后的评价.................................. 1
第一篇 奇才出自平民之家...................................... 001
张居正出生时,家中已是四世同堂,因此他自幼就在曾祖父、祖父、父亲的熏陶下生长。曾祖父的豪爽、祖父的放纵、父亲的执著,以及颇有军人气质的家族传统,造就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他不是军人,却是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大政治家。
第二篇 少年才俊初长成........................................ 005
顾东桥大为震惊,立即召来张居正,当场出一偶句测试,曰:“玉帝行师,雷鼓旗云作队,雨箭风刀。”张居正脱口而出,对曰:“嫦娥织锦,星经宿纬为梭,天机地轴。”顾东桥一听,大喜过望,连呼:“小友,小友!”当场解下腰带相送,这是至交才能有的赠予,他竟然赠给初次见面的小孩子! 又说:“你是首辅之才,将来要佩戴玉带,我这犀带配不上你,不过聊表我们相识之情吧。”
第三篇 进退应对中的求索...................................... 013
汉高祖刘邦本想废去太子刘盈,吕后迎来绮皓等四个老人,即著名的“四皓”辅佐太子,刘邦因为看到太子已经羽翼丰满,才不得不放弃废太子的打算。张居正也许受到这一故事的启示,窥测时机,应运而进,适时而退,不勉为其难。就这样,在风高浪急的嘉靖三十三年( 公元1554 年),他急流勇退了。
第四篇 经受风云变幻的磨砺................................... 031
在官场中一旦形成派系斗争,谁都会用放大镜挑剔对方的过错,谁有过错都逃不过对手的跟踪追击,当皇帝的往往通过操纵两派的长短,从平衡中巩固自己的统治。然而官官相护与官官相斗,很容易失去理性的审视,造成官场中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黑暗斗争。
权力空当.................................................. 0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