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答问录

作者简介:
刘修明著名秦汉史研究专家。1940年7月出生于上海。1963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史林》副主编,《社会科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副会长等职。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秦汉史、史学理论研究,对中国通史也有很深的造诣。擅长从宏观角度观察、研究历史,以非凡的洞察力揭示某些真相与规律,并结合现实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独自承担“七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生与国运——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道路”,历经十年而完成。发表论文近百篇,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著作多部,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从崩溃到中兴》、《老子答客问》、《儒生与国运》等;策划、主编大型通俗历史丛书《话说中国》(16卷)、《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录》等。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解读、研究《老子》一书的著作浩如烟海,仅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就不计其数。《老子答问录》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恪守“言之有据”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今人与先哲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向非从事专业性研究的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老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点评历代研究者的种种解释和释义,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帮助普通的读者走近先贤的内心世界,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养,充实并完善自己。
目录:
第一章 老子其人
一、姓老,还是姓李?
二、我的名字:李耳还是李聃?
三、籍贯和乡里
四、当什么官?周朝“守藏室史”
五、太史儋是另一个人,我的后代
六、老莱子也不是我
七、“老”“彭”是怎么回事
八、我是孔子的前辈,孔子向我问礼
九、我活了多少岁?马叙伦的考证
第二章 关于《老子》
一、《老子》成书年代 众说纷纭
二、一以贯之的一家之言 著作权属于我老子
三、文体问题 哲理诗 不是论文
四、郭沫若关于“关尹”“环渊”的大胆设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