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利科文本理论研究

利科文本理论研究

作者: 姚满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1

ISBN: 978750976644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姚满林,哲学博士,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内容、余论以及一个附录,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写作的缘起,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利科思想研究的状况,并介绍了写作的思路及当代意义。第一章以两条线索来阐明利科诠释学形成的背景并考察利科诠释学的发展。第二章对利科的文本概念进行了具体研究,利科在诠释学理论中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拓展了文本概念的内涵,在他看来,文本不仅包括书写文本,还包括有意义的行为,甚至还包括梦、神经病征兆等精神分析的内容,当然,在本章中也涉及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象征、解释及反思)。第三章集中探讨精神分析问题,在利科看来,弗洛伊德在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发展了一种解除神秘的诠释学,因此,精神分析自始至终都是解释,弗洛伊德将这种解释运用到了文化的阐释中。第四章将处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书写文本(这涉及作品与隐喻问题)、作为文本的行为及解释理论(主要讨论说明与理解的关系)。最后一章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考察利科诠释学,以文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漫长的迂回,利科实现了分析哲学传统与欧陆哲学传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并对各种冲突的解释进行了公断。附录部分是作者的硕士论文,主要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种解读和研究。

目录:

序【潘德荣】
绪论
第一章 诠释学与利科哲学
第一节 诠释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利科诠释学
第二章 文本理论(Ⅰ)
第一节 诠释学文本概念溯源
第二节 利科视野中的文本
第三节 象征、解释与反思
第三章 文本理论(Ⅱ)
第一节 作为解释的精神分析
第二节 文化的阐释
第三节 来自死亡本能的挑战
第四章 文本理论(Ⅲ)
第一节 书写文本

相关推荐

红墙大事
2025-03-04 1.8k
翦商
2025-03-04 1.7k
长城之外
2025-03-04 476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