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

作者简介:
朱有志,1953年2月生.湖南新邵人。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会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经济哲学、农业经济、区域经济、社会科学管理研究。
乌东峰, 男,199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后、浙江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求索》杂志总编,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三创一争”先进个人,湖南省四个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第三届十大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优秀专家(全省文科近四年仅评出的一人)。
内容简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何以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自信豪言?面对强敌入侵和空前的民族危机,毛泽东又依据什么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是怎么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长征路上和张国焘的斗争为什么会成为毛泽东一生中“最黑暗的一段路程”?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又何以曾经埋怨“我的命令不出这个窑洞”? 1956年全国农业合作化时,毛泽东为什么会说全国解放时,他都没这么高兴过?“文革”开始不久,毛泽东为什么又如此感慨:“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人生还是第一次。” 这里记录的不仅仅是毛泽东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和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或者是他涉艰历险的痛苦辛酸、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甚至也有高处不胜寒的无奈和凄惘,它深层次所揭示的是毛泽东的哲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乃至一个个体人生的深刻含义。
目录:
第一章 日出韶山
一 韶山毛氏族谱:“吾族派接江西”
二 倔强的农家子:“我家分成两个‘党’”
三 叛逆的私塾生:“我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
四 少年壮志:“中国要有拿破仑、华盛顿这样的人物”
第二章 长沙求学
一 从拥护“君主立宪”到倾向革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 求学省立一中,“这个学校对我帮助很大”
三 潜心自修,“世界原来有这么大”
四 “一师”五年,“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
五 磨炼筋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六 游学、办夜学:以“社会为永久之大学校”
七 发起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第三章 建党前后
一 在北大图书馆:“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