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与世界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胡德坤,1946年生,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现任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会长等职。已出版《中日战争史(1931—1945)》、《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九卷本,主编)等学术著作10余部。
韩永利,1954年生。现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绥靖与抗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国远东政策研究》、《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等6部学术著作。
彭敦文,1962年生,湖南浏阳人。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专业,199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全球性战争中,中国与世界已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支援了中国,中国也支援了世界。 本书论证系统、深刻,体现了作者数十年研究的深厚学术积淀,在充分挖掘和运用国内外最新解密资料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中国抗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中国抗战动员了世界各国和人民,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兴起;在二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的作战,推动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快了盟国夺取二战胜利的步伐;在战争后期,中国参与战后世界秩序的规划和建立,为战后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 本书的研究属开创性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提出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斯战争的兴起和发展历史中的推动作用的观点。 提出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转折与胜利的时期,中国抗日战争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世界战略和盟国在其他反法西斯战场作战的观点。 提出了中国在战时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的观点。 【重要意义】 胡德坤教授是为数不多的从世界历史进程角度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学者之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从中国历史的长程和世界历史的视域研究抗日战争史,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知。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出版本书的目的所在。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开展中国抗战与世界历史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学术方面,能推动我国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二次大战史、抗日战争史、中外关系史等研究向纵深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史与世界史对接研究。在现实意义方面,本书的研究,能使广大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了解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中国是如何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开始崛起向世界大国迈进的,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总 论
第一章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第二节 中国战场开辟的国际影响
第二章 中国抗战与欧洲抗德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 中国抗战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第二节 中国抗战与美英“德国第一”战略
第三章 中国抗战与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中国对日本南进战略的牵制
第二节 中国抗战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反攻
第四章 中国抗战与战时国际关系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第二节 中国抗战对日德同盟的影响
第三节 战时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
第五章 中国抗战与筹划重建战后世界秩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