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伦理

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伦理

作者: 苑秀丽,何小玲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1-1

价格: 39.00元

ISBN: 9787516152379

页数: 204 页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苑秀丽,女,东北大学哲学硕士,现任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普及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廉吏》、青岛大学项目《儒家道德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等;参与完成教育部项目《中国早期文化与唐诗研究》、山东省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崂山志〉整理研究》、青岛市项目《崂山道教与青岛发展研究》、《文化与生产力互相促进的和谐发展观》等;在研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伦理研究》。在《理论学刊》、《东南大学学报》、《齐鲁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曾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及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科研奖励8项。 何小玲,女,生于1968年,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硕士。1993年至2003曾在青岛大学任教,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2003年9月至今在北京联合大学社科部任教。先后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东方哲学史》与《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在《理论视野》等核心期刊发表《略论现代新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论儒家思想与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与塑造》等专业论文10余篇。

目录:

前言
上编:儒家思想与当代公共伦理
第一章 儒家公私观的早期发展与基本特点
第一节 儒家公私观的早期发展历程
第二节 儒家公私观的基本特点
一 公善私恶
二 崇公抑私
三 公私对立
第二章 公有制的确立对公私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大公无私:延安时期确立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
第二节 公有制与新的公私矛盾
第三节 人民公社与“公”对“私”的挤压
第四节 从“斗私”到“兴公灭私”
第三章 近30年来公私观的演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私关系反弹的文化原因

相关推荐

红墙大事
2025-03-04 1.8k
翦商
2025-03-04 1.7k
长城之外
2025-03-04 476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