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回的故乡

作者: 十年砍柴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14-12-1
价格: 32.00
ISBN: 9787203087861
页数: 256 页
作者简介:
十年砍柴
本名李勇,先祖由江西迁湖南后第26代。18岁负笈北上,至今25年。任过公务员、记者,现供职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语文出版社。平生最爱读书、写作二事,笔端游走于历史文化和时事评论之间。
现已出版
《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
《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和江湖世界》
《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
《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
《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
内容简介:
《找不回的故乡》 (全国总工会前副主席周玉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倾情作序并郑重推荐) 这部研究故乡风(南风)、土(热土)、人(斯人)、情(乡情)的著作,是作者人文历史类文章的集锦。近50篇文章,篇篇考证扎实、品评公允、文采飞扬。原以为枯燥无味的地方乡土历史,被作者垒成诗意化的文字,引人入胜,趣味盎然。许多篇章,都呈现出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纵横捭阖散开去,精准集聚收拢来。 《找不回的故乡》是一部有分量、可品味的好书,不仅湖南人、邵阳人应该读,其他任何有故乡情结的人都可以读。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默默注视、认真品读故乡的窗口,许多精辟的见解会给我们的人生许多思想的启迪。我们祝愿作者情溢故园,佳作频出。 李勇,才情可羡,令人感佩。 ——全国总工会前副主席周玉清 这些文章不是历史学者的学术论文,而是一位离乡游子饱含情感的寻路歌、招魂曲,他想替故乡消逝和正在消逝的美景良俗招魂,他想让那些被遮蔽的故土人物被更多的现代人了解被记住。从这部书,我读出了浓浓的“黍离之悲”,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今作者打捞他的故乡那些消逝的人与事,或许可以触动我们去思考:今天发生在中国大地特别是广大乡村的一切,是有来由的。历史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无法切断。我们打捞乡村的往昔,也就能够更加明白地看清楚我们乡村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 纵故乡渐行渐远,在每一位游子心里,她却是一条永不断流的长河,流淌在思念深处。 这是一部游子在遥远的异乡寻觅故乡往昔的文集。写作的缘起,乃是因为时间和空间上我与故乡渐行渐远,害怕有一天和故乡相互遗忘。 曾国藩、左宗棠、宋教仁、蔡锷、沈从文、马英九、宋楚瑜、蒋廷黻、廖耀湘……书中有风云际会的大人物、大历史。 长工爷爷眼里的地主,老辈人讲述的“走长毛”与“走日本”,一座乡村小庙在大时代中的盛衰,政权更迭引起的校名更改,被乡人敬为英雄的官家贼匪……他们不被历史记录,仅仅活在这片土地上,长辈们茶余饭后的故事里,最终归于尘土。而现在,他们活在这本书中。
目录:
序一:才情可羡
序二:记住悲伤故事 寻找美丽未来
第一辑 南风
濂溪一脉余波尚存否?
潇湘风拂过海峡
沉到长河里的湘西
湘军:耕读文化最后的守护者
故土地名的变与不变
我从哪儿来?
族谱与乡村秩序
地主是个什么样子?
陋村小庙的兴衰
第二辑 热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