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古典艺术史论

本书是原北京舞蹈学院理论部牛枝惠教师在日本留学多年撰写的美学著作。主要是从美学和艺术学的视角对中国古典艺术做了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尤其是对气韵的“天”、“龙”、“鬼神”、“意境”等审美现象做了独到的诠释,并且

身份认同的困境

《身份认同的困境》内容简介:我是何人?我们又是谁?谁来定义“我们”呢?我们认定“他们”是什么人?界定“他们”的基础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无论是在社会、机构和组织中、还是在跨国空间内。在此意义上,“欧洲”

虚实之间

《虚实之间》对20世纪50年代(及前后)在中国大陆暴发的一些较大规模的谣言现象作了深入剖析。这些谣言包括“毛人水怪”谣言、“割蛋”谣言、“仙水”“神药”谣言以及投毒的谣言。作者李若建指出,谣言是社会环境投射的影子

阅读的逻辑

本书是作者庞溟从自己发表过的众多书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是作者对自己书评工作的总结。此次精选的87篇书评,涵盖了经济、社会、历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比较客观、独立地反映了作者的读书观,评论立足图书就书

永远徘徊

本书内容涉及经济理论、"资本主义"实质、制度变迁、金融热、中国国企改革等众多社会及经济热点问题。

幽灵自述

本书作者通过自己在西方世界的读书、采访、旅游、生活的直接体验、感受,向中国读者传达西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方面以及在弥合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鸿沟的思考;并借此为读者提供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

道大无外

本书为作者第一本短文集。作者在书中选辑百余篇短文,按其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学问与学校”,以教育和学术为中心,多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以及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下篇讲“历史与人生”

东风与西风

《东风与西风(修订版)》系葛小佳、罗志田两位作者合写的读书评论。文章的内容或涉及中国文化,或涉及西方文化,有时更兼及两者的异同,故名为“东风与西风”,无论是对“西风”的评介,还是对“东风”的讨论,都有独到见地

走吧去越南

《走吧去越南》主要内容:虽说远亲不如近邻,摊上“越南”这样的近邻还真让人有点儿难办:说深了怕人家受不了,破坏邻里团结;说浅了不解“恨”,总觉得欠点儿什么。“说越”本是点到为止,说说就罢,没承想越说越多,越说

排队的文明

比起个人素质来, 制度和环境是要紧得多的因素。 好的制度和好的环境,会把人引上正路。 整个社会的学问和文明,有赖制度来养成。 ......我们......尤其要沉得住气,不要做南辕北辙的蠢事。

风的颜色

本文集是作者于2001年2-10月间在杭州讲学内容、对国内热点问题及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重大问题评论的再评论,共52篇,以文章的内容取向将其归为蓝、绿、红、黑、白五色,代表作者对大千世界之"风",抱理性、希望、爱

一号多书:灯塔的故事、寻找心中那把尺、大家都站着

《寻找心中那把尺(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人多少都有些自我中心,总认为自己的问题最重要,自己的想法最有道理。虽然自信、自期、自许,都很可取,但是我们会不会因为有点自闭的关系,而变成过度的自矜、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

这本书汇集了近几年来作者对中国社会各种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也是一个学者心路历程的写照。中国社会在飞速地改变,这改变正在重构着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让人看得见却未必看得清。技术改变生活,物质极大丰富,而我

话题2014

《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话题2014》适合文化、文化爱好者阅读。

智识的绝响

与《边缘对话I》相呼应,同样地,本书仍然一改沉闷繁臃的学术的陈旧表述俗套与定式,采用类似于古希腊与先秦时代的对话作灵思形式与后现代主义的大面积思片播撒方式,通过对十三位目前在国内边缘思想与先锋艺术等领